“广为人知”社科学堂——中医药文化与科学养生讲座
7月23日上午,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承办的“广为人知”社科学堂中医药文化与科学养生讲座系列之《五行智慧·中医养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东方生命哲学,探寻天人合一的健康之道》在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顺利举办,共有80名热爱中医药文化的市民群众报名参加。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曾科学担任主讲嘉宾,通过“科技+中医”“非遗+中医”的创新形式,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融知识与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盛宴,感受中医养生中的五行智慧与文化魅力。
五行学说:东方生命哲学的瑰宝
讲座介绍了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各自具有的物质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蕴含着万物间相互制约、维持平衡的哲学内涵。同时,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支柱之一,用系统的观点,解释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养生。曾医生以生活中存在的“五行”场景为线索,阐述五行的特性,以及与人的脏腑、组织、感官、情绪、味道的对应联系,解析了人体与自然界遵循相同的五行规律,养生需要注重动态变化与相互影响。
五行失衡:亚健康与疾病的根源
讲座剖析了使人患病的内外因素,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另外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环境污染等情况也可能致病。曾医生详细介绍了五行失衡会产生的具体表现:
木(肝)失衡:易怒/抑郁、眼干涩、胁肋胀痛、月经不调、抽筋。
火(心)失衡: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心烦意乱、心悸胸闷。
土(脾)失衡: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湿气重。
金(肺)失衡:咳嗽气喘、皮肤干燥/过敏、鼻塞流涕、易感冒、悲伤情绪。
水(肾)失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耳鸣耳聋、脱发白发、记忆力下降、恐惧不安。
五行养生智慧:贯穿生活的调衡之道
讲座重点讲述了如何结合五行规律,顺应季节特点,适时调整情志、饮食、起居,进行科学养生。曾科学强调:五行智慧是中医养生的灵魂,它不仅是调理身体的方法,更是指引我们认识生命、顺应自然、实现身心和谐的生命哲学。
讲座现场
“非遗+中医”:现场体验针灸与耳疗
讲座结束后,开展了非遗针灸“董氏奇穴针法”与非遗耳穴“八卦耳疗”体验活动。“八卦耳疗”,在耳朵上组卦施治,通过人体的耳穴来调节人体亚健康和疾病,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董氏奇穴针法”,其取穴安全,用针少,见效快,适应症范围广,在治疗各类慢性疾病中的独特疗效,是广州市越秀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耳穴体验
回顾与展望
活动结束后,市民群众对活动的各个环节均给予了一致好评,表示此次集听专家讲座、学中医知识、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了对中医五行学说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今年,草堂承办的“中医药文化与科学养生讲座”系列活动还将推出更多精彩内容,结合主题讲座、实地参观、现场特色体验等方式,向市民群众展现深厚的中医药文化。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