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数字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十方融海与自然音乐人、国际非遗音乐传播先锋王聂晶(阿晶)达成战略合作,阿晶正式担任十方融海首席艺术大使。此次合作标志着十方融海在“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推动艺术审美提升与人民娱乐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中国非遗音乐走向世界舞台。
公开信息显示,阿晶出身于云南拉祜族,其音乐生涯堪称中国非遗文化迈向世界破圈传播的开拓征程。他背着近百件自制乐器跨越五大洲,以“音乐人类学家”的姿态,将侗族大歌、蒙古呼麦、彝族口弦等非遗技艺与世界音乐巧妙融合,创造出独具东方哲思的“自然音乐”体系。
2018年,他带领牧羊人乐队受中国文化部委派,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俄罗斯“中国文化年”、埃及卢克索神庙音乐节等顶级平台演出,成为首个将侗族大歌带入北非古文明遗址的中国非遗音乐人,用旋律架起文明对话之桥。2024年,阿晶斩获韩国音乐世界杯全球第五名,同年成为马来西亚槟城汉旺论坛中马友谊《光明之城》制作唱作人。2025年,他荣任5个斯坦国建交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改编编曲制作人、2025年埃及世界文明对话日特邀表演艺术家,让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
阿晶的音乐影响力还突破行业边界,在春晚舞台和影视领域大放异彩。他受邀在青海卫视2022年春晚演唱原创正能量歌曲《我是传奇》;2023年央视春晚《家园》中,他的笛子演奏创造“沉浸式非遗”视听体验;2025年再度登台春晚,以《太平有象》展现云南亚洲象北迁的生态史诗。在影视领域,他为《哪吒2》打造的侗族大歌专辑,成为“东方奇幻音乐的里程碑”。
作为一家站在时代科技前沿的数字文化科技企业,深企十方融海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始终怀揣对数字文化领域的无限热忱与前瞻视野。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不懈的自主研发努力,成功攻克语音交互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构建起跨越地域、联通全球的庞大数字文化生态体系,让数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推动人民娱乐多元化发展上,AI对音乐和非遗文化的赋能作用显著且多维,当非遗音乐邂逅现代科技,一场娱乐形式的创新变革就此拉开帷幕。二者深度融合,催生出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娱乐新形态。虚拟现实音乐会打破传统音乐会的空间局限,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奇幻的音乐世界,与音乐家近距离互动;互动式音乐游戏则将音乐元素与游戏玩法巧妙结合,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不仅能感受非遗音乐的节奏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新颖的娱乐形式精准契合了不同人群的兴趣偏好和娱乐需求。
数字技术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非遗音乐得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限制,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敦煌飞天的琵琶之音能穿越千年时光,从古老的壁画中悠扬传出,让世界聆听那来自盛唐的乐章;云南的芦笙音也能借助数字平台,跨越山川阻隔,将少数民族的热情与豪迈传递给全球每一个角落。这种全方位、沉浸式的展示方式,使大众能够更深入地感受非遗音乐的艺术魅力,让非遗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十方融海与阿晶携手合作,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完美典范。十方融海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依托阿晶20余年非遗音乐实践积淀,为古老的非遗音乐注入鲜活科技血液。联合十方音乐专家团队,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探索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中国非遗文化传播路径。
十方融海创始人兼CEO陈劢女士表示:“阿晶老师的音乐实践证明,真正的文化传播需要兼具艺术深度与传播广度。十方融海将发挥技术优势,为非遗音乐搭建通向世界的数字桥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领略到中国非遗音乐的独特魅力。”
从芦笙到算法,从鼓楼到元宇宙,十方融海与阿晶的携手,正重新定义“中国声音”的全球表达。当科技的温度遇见艺术的厚度,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必将为世界奏响更多动人的东方旋律,在推动艺术审美提升和人民娱乐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