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北端,金塔县,广袤的戈壁见证着这里的变化。甘肃纽克利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会计唐棠,正经历着一场办税体验的“静悄悄革命”。
戈壁滩上的“税心”与“匠心”
“唐会计,您好!你们企业招用的退役士兵,今年可以继续申报享受扣减增值税优惠政策,具体人员名单已经通过大数据系统筛查审核完毕,信息稍后发送至您手机。”年轻干部张立淞的这条信息,让电话那头的唐棠惊喜不已:“太感谢了!以前办这个手续,抱着厚厚的复印件来回跑几趟是常事,现在坐在办公室就搞定了?真是省时省力又省心。”
这个发生在日常工作中的片段,正是金塔县税务局全力推进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生动缩影。自全省税务系统吹响数字化转型号角以来,这个身处戈壁腹地的县级税务局,如坚韧的胡杨般,在夯基垒土的坚实土壤中,悄然孕育、萌发出一株株充满希望的“数字新芽”。
政策滴灌从“大海捞针”到“靶向发力”
企业自主研发周期长、政策适用复杂,曾是困扰不少企业的“老大难”。金塔县税务局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了风险识别与政策服务的华丽转身——从“大海捞针”式的模糊查找,跃升为“精准画像”的靶向发力。
金塔县神舟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经历颇具说服力。税收大数据系统敏锐地捕捉到异常:企业研发项目工时台账与人员实际考勤数据存在显著偏差,研发人员工时占比与项目进度严重脱节。预警信息一经触发,税务部门风险团队闻令而动,24小时内便带着解决方案上门。他们不仅现场指导企业科学调整工时分配模型,更手把手帮助企业同步优化研发费用辅助账体系。这场及时的“精准诊疗”,不仅规范了企业财务核算,更有效规避了潜在的涉税风险争议。
数据的力量远不止于此。今年以来,金塔县税务局通过大数据平台深度比对,精准“打捞”出26户企业存在的194条“应享未享”税收优惠记录。数据治理组的干部化身“政策寻呼员”,逐户致电核实、精准提醒。金塔金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张会计对此深有感触:“财务人员刚交接,新同事对政策还不熟。要不是你们主动提醒,这笔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减免优惠,差点就‘睡’在政策库里了。”
让政策“找得到人” 更“办得成事”
在金塔,像金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这样因信息不对称而“错过红利”的企业不在少数。过去,政策宣传主要靠“大水漫灌”式的发传单、开讲座,效果难免打折。
“强基工程”的深入推进,催生了服务理念的革新。金塔县税务局创新推出“政策标签+智能推送”服务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根据企业的行业属性、规模大小、经营特点等维度,为每户企业精准“画像”,贴上如“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之星”、“涉农主力”等个性化标签。系统自动将与之高度匹配的税收优惠政策“套餐”,通过电子税务局、税企互动平台、手机短信等渠道,“滴灌”般精准送达企业手中。
这种“政策找人”的“滴灌式”服务,彻底扭转了“人找政策”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成效立竿见影,金塔县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长较去年大幅压缩,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的效率显著提升,企业获得感实实在在。
深钻实做强根基 “数字新芽”向阳生
“强基工程不是搭花架子,必须往深里钻、往实里做!”征收管理股股长李蓉的话,道出了金塔税务人的实干哲学。
如今,走进金塔县税务局,“强基工程”的成果触手可及。自助办税区全年无休,智慧终端随时待命;征纳互动平台高效运转,为天南地北的企业架起“非接触式”办税桥梁;后台数据审核流程持续优化,审批效率跑出“加速度”;政策红利精准释放,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落实减税降费2.22亿元,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纾困、增添动能。
窗外,戈壁滩上,一丛丛梭梭草正顽强地迎着烈日,将根须深深扎入沙土,这正是金塔税务人的生动写照。在数字化转型的沃土上,他们以“强基”的执着夯实根基,以“创新”的智慧破土前行,让便民办税、惠企利民的“数字新芽”,在戈壁滩上深深扎根。(刘艳 马奔毅 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