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的“灯塔”再次点亮。世界经济论坛(WEF)与麦肯锡咨询公司最新公布的第14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中,全球共有12家工厂脱颖而出,其中中国企业占据7席,不仅数量过半,更首次将“灯塔工厂”在美洲点亮。
这批新成员将全球“灯塔工厂”总数扩展至201家。它们共同特征鲜明:以人工智能(AI)、生成式AI和先进分析技术为核心,推动了供应链韧性、客户中心、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转型。数据显示,新晋“灯塔工厂”平均劳动生产率提升40%,交付周期缩短48%,同时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这些成果表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供应链环境中,技术、尤其是前沿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转型正成为制造业企业的破局之道。
中国智造“出海”新篇章开启
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球关键节点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企业不仅在国内继续扩展“灯塔”版图,更在海外创造了新的标杆。联想集团位于墨西哥蒙特雷的制造基地,成为首个中国企业在美洲获评的“灯塔工厂”;与此同时,美的集团在泰国的工厂也同样入选。这意味着中企“灯塔工厂”已突破地域限制,从国内走向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中国企业的海外灯塔工厂,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通过工业人工智能体等数智化实践,管理跨国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快速发现和解决运营和质量风险,并有效吸纳多语言、多国籍员工”,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侯文皓指出,这不仅是制造能力的延伸,更是全球化管理能力的验证。
联想首度点亮中企在美洲灯塔工厂
以AI赋能,建立制造“数智大脑”
作为中国企业在美洲的首座“灯塔工厂”,联想墨西哥蒙特雷工厂的实践尤具代表性。该工厂建成于2008年,承担着为全球80多个市场提供超过5.2万个品类产品的重任。面对日益复杂的供应链和墨西哥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等中国团队与墨西哥团队合作,部署了超过60项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一半以上应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
这些举措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果:交付周期缩短85%,物流成本降低42%,质量损失减少56%,碳排放下降30%,生产效率提升58%。更重要的是,工厂通过AI供应链规划模块、制造控制塔、数字孪生和ESG能源管理系统,形成了覆盖全链路的“数智大脑”,使得原本复杂的制造和物流流程实现了动态平衡和实时优化。
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联想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也为本地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长期研究中国企业出海的供应链专家林雪萍评价称:“联想的成功,不只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本地化管理与全球化战略的深度融合。它为中企出海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全球灯塔网络”超200座
树立制造业新坐标
自2018年启动以来,“全球灯塔网络”已成为衡量制造业前沿水平的重要坐标。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Kiva Allgood表示:“当前正在推动系统性和整体性转型的组织,将塑造未来。他们把数字化创新、韧性、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植入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从最新的名单来看,三大趋势格外突出:
AI与生成式AI大规模落地:在50%的新案例中,人工智能已成为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工具。
高度互联的运营体系:灯塔工厂不再局限于单点突破,而是放眼整个供应链生态。
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从低代码平台到个性化晋升通道,人才赋能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随着第14批灯塔工厂的加入,全球范围内的最佳实践正在被快速共享与复制。这不仅是制造业的升级信号,更为全球政经局势动荡、供应链风险加剧背景下的全球企业,提供了一条通过技术实现韧性的路径。
中国+N全球化制造布局
实现“厚植本土,全球互惠”
对于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而言,灯塔工厂的全球扩展也印证了“厚植中国、全球互惠”的战略逻辑。联想集团正是典型代表:其80%的生产制造与70%的研发仍扎根国内,而75%的营收来自海外。通过“中国+N”的全球制造局,联想集团实现了“全球资源,本地交付”,在不确定性中保持了超强韧性与竞争力。
墨西哥制造基地点亮“灯塔工厂”,不仅是联想集团自身的又一次跃迁,也是中国智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的生动注脚,它与联想集团合肥的“灯塔工厂”一起,构成了“双灯塔”格局,在AI时代持续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崭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