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教育装备展,因为周末而意外“出圈”。10月26日,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进入最后一天,撤展在即,深圳壹路展台前却依旧热闹非凡,排队体验的大小朋友们意犹未尽。仅周末两天,这里就举办了近百场AI运动挑战赛——40余场跳绳、50余场立定跳远,参赛者从6岁孩童到40岁家长,人人乐此不疲。这个现象级场景背后,藏着一家深圳企业的AI体育商业哲学。


“我要再来一次!”小宇已经是第三次排队,每次成绩都在进步。大屏幕上,AI实时显示:1.45米,超过同龄平均值20厘米,系统还给出了“起跳蹬地有力,落地稳定”的专业评价。

一对双胞胎组队挑战1分钟200个跳绳,“我们成功了!”AI摄像头精准捕捉每一次起跳,自动计数排名,让竞技变得公平透明。工作人员透露,原计划每天20场比赛,但现场太火爆,临时加到单日50场,"很多家长说,终于找到了周末带孩子既科学又有趣的运动方式,即使展会马上结束,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不愿离开。"

火爆的表象下,是深圳壹路三层递进的商业逻辑。技术层面,这家企业成功将军校军队的体能素质训练策略转换成教育民用,把曾经服务于特种部队的科学训练方法,变成了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的智能体育课程。产品层面,从校园的智慧操场、体测体考系统,延伸到家庭的AI亲子运动设备,完成了从B端到C端的场景闭环。模式层面,通过打通学校和家庭的运动数据,家长能在亲子机上看到学校布置的运动任务,孩子则通过寓教于乐的PK、闯关等方式完成打卡,让体育作业从“被动完成”变成“主动挑战”,构建起"家校共育"新生态。壹路创始人表示:“技术的价值不是炫酷,而是解决真问题——让运动科学化、让锻炼游戏化、让成长可视化。”


在智慧体育这条赛道上,深圳壹路构筑了三重护城河。一是技术壁垒,与联通联合研发的"1+5+N"智慧体育专项大模型,让AI能像专业教练一样分析动作、给出建议;二是案例背书,落地1000+所学校,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三是生态优势,既有校园的刚需场景(体测体考),又有家庭的高频场景(亲子运动),还有政策红利加持("双减"后体育地位提升)。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技术硬、场景全、生态活"的组合拳,让深圳壹路在竞争中占据了战略高地。

从市场空间看,中国有近50万所各学段学校,智慧体育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从增长潜力看,深圳壹路从军转民应用不到两年,已实现从0到1000+校的突破,增速惊人。从战略卡位看,当"健康中国"、"体教融合"成为国策,当"双减"让体育回归本位,深圳壹路恰好站在了政策风口、技术前沿、需求爆发的交汇点。周末展会上"停不下来"的近百场比赛,或许只是一个缩影——当AI让运动变得像游戏一样上瘾,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正在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