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三元北京鲜牛奶”的70年坚守:三元用自有奶源筑牢品质护城

2025-10-29 15:35:24     来源:

2025年,当乳制品行业多数企业仍深陷价格战与渠道争夺时,三元食品做了一件颇显“固执”的事:推出战略新品“三元北京鲜牛奶”,把“北京”二字郑重地印在瓶身上。

食悟研究发现,这款新品在包装上注明了100%自有奶源,72℃巴氏杀菌锁住鲜活,原生乳蛋白冲到3.5g/100ml,一口喝到五种鲜活营养,指标极其亮眼。更引人注目的是三元同期财报:通过内部“瘦身健体”,销售费用和营业成本同步下降,人均效能逆势提升。

这份定力,并非一日炼成。故事还要回到1949年——三头来自西柏坡的奶牛“进京”,迎接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也由此开启了北京乃至中国奶业的序章。

七十余年过去了,从最初的“国营北京市牛奶站”到如今的中国新鲜牛奶代表,三元始终没有放弃对自有奶源的坚守。在消费者日益关注“奶从何来”的今天,在乳业面临新变局的当下,这条看似笨重的老路,反而走出了一种别样的高质量水平。

执拗的根源:为什么非要“100%自有奶源

当不少乳企靠着收购原奶、快速扩张时,三元却选择了一条更笨、更重的路——坚持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到加工销售,建设自有奶源体系。

据食悟观察,这种看似“执拗”的选择,深植于三元特殊的基因之中。它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国营北京市牛奶站,自诞生之日起,肩上就扛着“首都奶瓶子”的保供使命。这决定了它不能将市民的餐桌寄托于不稳定的外部供应,必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那些曾为共和国诞生奉献乳汁的奶牛,不仅完成了历史使命,更在企业血脉里种下了一颗种子:牛奶关乎一代人的健康,品质是不容逾越的底线。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条贯穿七十年的发展路径:

早在五十年代,三元的前身就开始系统整合京郊农场资源,逐步建立起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到乳品加工的全产业链雏形。这种在当时颇具前瞻性的布局,为日后实现产品100%自有奶源埋下了伏笔。

掌握了奶源的“所有权”,只是第一步。如何能够让好奶来自最优质的奶牛,才是三元面临的真课题。这杯好奶的终极较量,其实早在奶牛出生前,就已无声地开始了。

破解卡脖子:一杯好奶的战争,早在奶牛出生前就打响了

“得种源者得天下”,在乳业,这是一场关于“乳业芯片”的无声竞赛。一杯好奶的风味与营养,在它被生产出来之前,早已由牛的基因谱写了大概。

根据食悟专业研究,三元所依托的首农全产业链优势中,北京首农畜牧奶牛中心种公牛站,自1973年成立以来,已默默耕耘了半个多世纪。这里是“中国良种公牛的摇篮”,不仅是全国仅有的五家国家核心种公牛站之一,更是其中唯一同时拥有奶牛与肉牛双重认证的机构,并在2024年2月入选首批国家核心种公牛站。

回望中国奶牛育种之路,其实是一部从依赖引进到自主创新的逆袭史。

在经过早期的“跟跑”阶段之后,2001年迎来首个突破——北京奶牛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中国荷斯坦奶牛MOET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将胚胎移植等现代繁殖技术与育种相结合,实现了优秀遗传资源的快速扩繁,标志着育种进入2.0时代。

真正的质变发生在2017年。当“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再度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中国第一个奶牛基因组选择评估体系就此诞生。这意味着,我们终于能像解读生命密码一样,在犊牛时期就精准预测其未来的产奶性能,育种进入精准的3.0时代,也让“基因组选择”这个专业术语,成为中国奶牛育种与国际接轨的关键词。

而自主化的里程碑在2023年到来。北京奶牛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发布了“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这是目前我国奶牛育种领域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专用芯片。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奶牛中高密度SNP育种芯片自主设计开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保障国家奶牛自主选育体系的稳定运行筑起了坚实的技术屏障。

这套硬核科技系统带来的结果是:三元所依托的首农畜牧体系内,95%以上的奶牛都是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的后代。

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明:2025年8月测试公牛的TPI(总性能指数,国际公认的荷斯坦牛综合指标)达到3400+,创下全国纪录;而奶牛单产更是实现了从1949年2.7吨到2021年单体牧场14吨的历史性跨越。这种遗传改良对奶源品质的赋能,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杯中滋味。

对比行业普遍依赖“外购奶源”、品质易波动的现状,“自繁自育”的闭环模式显得尤为独特。该模式从种源端就牢牢把控了奶牛的健康与生产性能,有效避免了外购奶源可能带来的疫病风险和品质波动。

长期跟踪调研中国乳业的食悟认为,种业振兴,种源是卡脖子问题之一,就如同芯片一样,育种是养殖端发挥牛遗传潜力、提升各种性能的核心。通过掌握“乳业芯片”,三元将品质管理的触角延伸至产业最源头,建立起了一道难以复制的奶源品质护城河。

像照顾家人一样养牛:智能项圈、机器人挤奶与高规格餐标

拥有了最好的“种子”,还需要最精心的“养育”。顶尖的基因,最终需要在奶牛每一天的健康成长中,转化为杯中实实在在的营养与风味。

在位于延庆的奶牛中心良种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牛舍时,佩戴着智能项圈的奶牛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活动。这些被称为"奶牛Apple Watch"的智能设备,正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着每头牛的采食、反刍、运动量和健康状况,所有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管理系统。

这是“以牛为本”养殖理念的一个缩影。在这里,科技的尽头是“牛性化”。

挤奶方式体现了这种关怀的极致。在部分先进牧场,如奶牛中心良种场,引入了行业先进的机器人挤奶设备。在后者区域,奶牛可以“自愿”进入挤奶,日均3-5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方式带来的应激。这种尊重,直接提升了原奶的品质。

食悟了解到,良种场对奶牛福利的投入堪称“奢侈”。在一些高水平牧场,每头牛每天的餐费投入近百元,采用TMR全混合日粮科学配餐,部分优质牧草来自集团自有草场。在奶牛最脆弱的“月子期”,兽医会每日监测,并提供特殊营养配餐。

这种精细化照料,源于深厚的养殖积淀。早在2001年,良种场就独创了“EDTN”奶牛管理体系,后来在中以示范牛场技术场长马翀博士的推动下,升级为融合环境控制、数字化管理等先进要素的“EDTM”现代生产技术体系。该体系曾让牛场创下全国单产最高纪录。

甚至牛的“住宿”环境也充满匠心。牛舍卧床铺着柔软的橡胶垫,夏天有风扇喷淋,冬天有充足供暖。粪污则被循环利用,固体堆肥后作为运动场垫料,液体还田灌溉,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闭环。

从智能项圈到机器人挤奶,从科学配餐到粪污循环,一个个具象化的细节,构建起"养好牛-产好奶"的品质闭环。

首先,自有奶源体系实现了智慧养殖,通过智能项圈、机器人挤奶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对奶牛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照料;其次,保证科学营养,以每日近百元的投入为奶牛提供精准营养配餐,确保奶源基础品质;最后,坚持可持续发展,通过粪污循环利用和碳排放监测,构建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

这种代代相传的养殖智慧,正是三元自有奶源体系中最动人的"匠心"所在,也让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杯牛奶,都饱含着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品质的坚守。

一杯牛奶的透明旅程:从牧场到餐桌的安全闭环

牧场的匠心,最终必须安全、无损地抵达消费者的餐桌。这需要一套更为复杂和严谨的系统,将散落在产业链各环节的珍珠,串成一条完整的品质项链。

三元深谙此道,凭借其"种、养、加"全产业链布局,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全链管控体系,为自有奶源的安全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第一关,是饲料。三元对此投入了极大关注,其依托的首农食品集团自有专业化大型饲料加工基地,拥有严格的饲料质量管控体系。会对所有进场饲料执行超过100项的检测指标,其中常规检测40余项,深层检测更覆盖农残、重金属等潜在风险点。这种近乎严苛的检测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了"问题饲料影响奶源"的可能性,确保奶牛吃进的每一口饲料都安全可控。

核心在于追溯。 在良种场,每头奶牛的电子识别器,如同它的电子身份证。从生命体征到产奶数据,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当原料奶进入加工环节,这套系统升级为“牧场-工厂-终端”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能直观感知“每一滴奶都能找到源头牧场”。

市场的认可,是最好的品质证明。作为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首批定点企业,三元始终坚持不使用复原乳的原则,其产品指标高于团体标准,这充分体现了企业对品质的自我要求。

更重要的是,三元在市场竞争中实打实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三元在北京低温鲜奶市场占有率达到58.3%的显著优势。这份市场成绩单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三元自有奶源品质的信任和用脚投票。

此外,良种场作为“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通过了ISO9001、GAP+等一系列严苛认证。这些认证不是墙上的资质,而是融入生产每个环节的规范,确保每一批出厂产品都符合最高标准。

从饲料检测到全程追溯,从权威认证到市场检验,三元用实践证明了全链管控的价值。这套环环相扣的安全体系,不仅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更构建起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也让"自有奶源"这四个字真正成为了安全与品质的代名词。

牛奶背后还是人的故事:三代养牛匠与一杯放心奶的承诺

再完美的体系,终究由人来创造和守护。这套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产业链背后,是一代代三元人,将养牛从一份职业,淬炼成一份值得守护的使命。

这里有全国劳模张晓霞,她是三元自有奶源体系建设背后育种人坚守的生动写照。从参加工作至退休,她始终专注育种一线,亲历并推动了奶牛遗传改良的全过程。像她这样的技术骨干,在这个系统里并非个例。

这里还有从挤奶工成长为牧场管理者的王炎。早在1992年,王炎就在北京市挤奶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荣获"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成为养牛行业首批工人技师。从普通的挤奶工成长为牧场管理者,王炎的三十年从业经历,诠释了养牛人"实在、实干、实效"的工作原则。她在金星牛场任职时,把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改善住宿条件、提供热水淋浴、供应免费早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现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丛慧敏也是这份使命的传承者,她将先进的畜牧科学与细致的实践相结合,用心照顾每一头牛。她深知“好种出好奶”,为了打破国内奶牛种源对国外的依赖,她转向奶牛育种这个更前沿的领域。她和团队引入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将优秀种公牛的选育周期从原来的五六年大幅缩短至一年左右,大大加快了我国奶牛良种繁育的进程。

历史的脉络中,还有早期国际友人的技术贡献。1946年,两名美国人来到中国,从事农具改革和畜牧技术工作。1972年,他们到红星德茂牛场指导工作,为北京奶业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这些国际交流的痕迹,至今仍影响着三元的养殖实践。

对于消费者而言,三元自有奶源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更鲜活、更安全、更稳定。

更鲜活,源于72℃巴氏杀菌工艺,最大限度保留了牛奶中的活性营养物质。

更安全,得益于从牧草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系统,其标准远超国标甚至欧盟。

更稳定,则依托于首农全产业链的优势。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这朴素的信念,成为了最高的品控标准。

清晨,当你从冰箱取出一杯三元鲜奶时,这杯奶中,凝聚着张晓霞们近50年的育种坚守,也蕴含着历代养牛人的无私奉献。三代人的匠心,半个世纪的守候,最终化作餐桌上一杯安心好奶。

结尾:自有奶源的远见,一场关于品质的长期主义

在乳业激烈竞争的今天,三元食品对自有奶源的坚守,看似笨重,实则是一场关于品质的“长期主义”。

作为中国乳业“国家队”成员,三元将种源安全视为产业命脉。其构建的优秀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国产冻精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培育的种牛改良全国奶牛超2000万头,为全国奶农提供了可靠的种源保障。

从1949年西柏坡“进京”的三头奶牛,到如今覆盖全国的全产业链体系,三元用七十余年诠释了“只为一杯好奶”的初心。三元所实现的100%自有奶源,本质上是一份写给消费者的“品质承诺书”——每个环节可控,每滴牛奶可追溯,每份营养可信赖。

在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中,三元以自有奶源的坚守,为中国乳业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思路: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坚守品质初心,以全产业链的掌控力筑牢安全防线。这,正是三元模式最为深远的行业价值。

 

标签:

猜你喜欢

吉利汽车获2025杭马冠名合作伙伴授牌
众天蜂蜜产业之路:以商业实践守护自然生态
CINNO:维信诺三季度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
以书会友,共读经典,华为阅读VIP会员南京专场读书会火热进行中!
央视新闻专访挚听陈霏:用 “全国产技术” 打破听损困境,重阳让孝心不再 “听不见”
市场地位声明:噜咪啦 云贵薯片开创者,云贵薯片全国销量第一
夜间护肤黄金期,干燥肌如何 “睡出” 水润透亮?KANSOSAN干燥宝高保湿睡眠面膜给出答案
从传统行政到AI智能办公:王璐的创新之路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剧集创作沙龙:嘉宾共议好剧本是如何炼成的
第十四届可再生能源发电国际会议圆满落幕, 全球智慧共绘能源转型蓝图
豪雅超乐学镜片于爱尔眼科首发上市,开启全球近视防控的 “新” 时代
亨斯迈亮相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以创新与绿色实践解码产业新增长
京东工业与福禄克深化战略合作 共推仪器仪表行业数智供应链升级
对话新加坡旅游局:新加坡如何以“反转”体验破局中国银发旅游市场
英科医疗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市场地位声明
同仁堂科技:出口品种生产研发基地完成试机
同仁堂科技:液体制剂产能或突破2.4亿支,智能化产线驱动增长新引擎
同仁堂科技:营销网络覆盖连锁及终端门店超23万家
得力×《樱兰高校》快闪燃爆全国,三城联动唤醒青春记忆
柠季荣获第十六届“峨眉雪芽杯・天府名茶”金奖
健合集团Swisse斯维诗升级品牌主张,携手代言人共创健康新风尚
三元食品Q3财报透视:战略聚焦,筑牢发展根基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扩大“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面
金山办公与视源股份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全线新品预装WPS 365,开启协同办公新篇
低空经济洞察:从多城实践看中科星图低空方案如何体系化落地
第一届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揭晓,爱奇艺斩获35项荣誉
国家级最高荣誉落定!安吉尔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双11调研:3C新品关注度第一 近九成受访者首选京东换新数码产品
男性健康日深度观察:当“肾精亏虚”成为时代痛点,御品膏方如何以宫廷智慧破局?
纹艺觉醒·木源季 | 科技美学双进阶 千年舟2026新品发布会绽放琅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