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求进,随事而制——发布2024全球银行国际化指数

2024-12-06 17:47:37     来源:

2024年12月1日,恰逢冬月初至,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浙大AIF)、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浙大ZIBS)、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浙大IFR)联合发布“2024全球银行国际化指数(Bank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2024)”,秉承系统性、科学性和动态可调性的核心原则,以境外资产积累、境外经营成果、全球机构布局为三大维度,全面评估了全球100余家银行的国际化水平。深入、广泛、多角度地观察、分析、梳理了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洞察世界变局中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本次发布的主题是“固本求进,随事而制”。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愈发错综复杂,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思潮不断交锋,全球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全球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呈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固本”与“求进”并存。各家银行,“随事而制”,动态调整自身国际化战略,积极探寻把握国际化机遇,主动应对国际化挑战,走好、走稳国际化道路。

本报告梳理总结出以下五大全球银行国际化格局和趋势特征:

特征一: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水平保持领先,发展中国家银行正在积极追赶。2024发达国家银行的BII均值是发展中国家银行的两倍;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探索活跃,2024年BII排名显现更多变动。

特征二:全球银行国际化发展呈现不同趋势。虽然全球银行在2007-2017年间国际化水平稳中有升,但发达国家银行的国际化水平自2018年后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而发展中国家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在2018-2020年下降后逆势上升。

特征三:发达国家银行总体国际化步伐减缓,转向本土化或区域化发展。来自22个发达国家的56家银行BII均值在近三年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反映出发达国家银行总体国际化步伐减缓的现状,其国际化战略的调整主要包括更加聚焦境内市场的本土化路径(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代表)和强调巩固部分重点境外市场的区域化路径(以汇丰集团为代表)。

特征四:发展中国家银行总体国际化水平提升,以全球化或协同化发展为主要路径。来自26个发展中国家的58家银行BII均值在近三年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反映出发展中国家银行进军全球市场的决心,其国际化战略的实现主要包括了境外业务增速超过境内业务增速的全球化路径(以马士礼格银行为代表)和注重境内外市场同频发展的协同化路径(以中资银行为代表)。

特征五:中资银行国际化表现整体亮眼,海外布局持续扩张,业务规模名列前茅,但境外占比仍有进步空间。中资银行长期重视国际化发展,海外投资设点不断增加,境外资产与营收规模也在持续提升,国际化表现十分亮眼。但与此同时,中资银行的境外资产和营收占比相较国际化头部银行仍有进步空间。

本报告的具体观点如下:

全球格局:发达国家银行保持领先,发展中国家银行积极追赶

为更加客观、合理、全面地展现全球不同银行的国际化水平,本期报告依据银行总部所在国家将全球银行分为发达国家银行和发展中国家银行,并分别评选出两类银行在国际化表现上的TOP20。根据2024全球银行国际化指数(BII)总榜,发达国家银行中,国际化水平最高的TOP10银行分别为渣打集团(英国)、西班牙国际银行(西班牙)、荷兰国际银行(荷兰)、汇丰集团(英国)、北欧联合银行(瑞典)、德意志银行(德国)、花旗集团(美国)、法国兴业银行(法国)、OTP银行(匈牙利)、高盛集团(美国);发展中国家银行中,国际化水平最高的TOP10银行分别为阿拉伯银行(约旦)、南非标准银行(南非)、马士礼格银行(阿联酋)、中国银行(中国)、马来亚银行(马来西亚)、国民联合银行(巴林)、伊塔乌联合银行(巴西)、肯尼亚商业银行(肯尼亚)、尼日利亚存取银行(尼日利亚)、盘谷银行(泰国)。

2024年,从全球银行国际化格局来看,发达国家银行依然保持了长久以来的领先优势。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TOP20的BII指数均值为44.36,而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TOP20的BII指数均值为20.66,约为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水平的二分之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是久久为功之事,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建立早于发展中国家,其对全球市场的开拓也更具优势。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银行在国际化开拓表现活跃。2024年,发展中国家国际化TOP20的银行中有95%(19家银行)相比2023年发生了排名变动,且排名上升的银行数量(10家)与排名下降的银行数量(9家)几乎持平,竞争持续存在且保持白热化。

趋势变化:发达国家银行有所收缩,发展中国家银行收缩后再次扩张

从时间维度考察全球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可以发现,不同银行的国际化趋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具体而言,本期报告包括56家发达国家银行(来自22个国家)和58家发展中国家银行(来自26个国家),两类银行的BII均值在2007-2017年间均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但近几年的国际化方向有所不同。发达国家银行的BII均值自2018年以来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反映出虽然国际化水平整体较高,但随着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各家银行正在调整自身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步伐有所收缩。发展中国家的BII均值在2018-2020年呈现下降态势后,于2021年逆势上升,连续三年保持国际化的扩张状态,反映出发展中国家银行积极走向全球市场的决心和姿态。

四大路径:国际化收缩与扩张的多样化选择

基于当前全球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收缩与扩张两大趋势,报告深入挖掘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表现,梳理总结了不同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上的四种路径选择:一是以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为代表的本土化路径,二是以汇丰集团、渣打集团、花旗集团为代表的区域化路径,三是以马士礼格银行、阿拉伯银行、MCB银行为代表的全球化路径,四是以中资银行为代表的协同化路径。

第一,本土化路径意味着相比国际市场,银行更加注重境内业务,具体表现为银行投资设点的国家或地区数目明显减少,且境外业务出现显著收缩。以国民西敏寺集团(原苏格兰皇家银行)为例,该银行在近10年经历了由国际化向本土化的显著调整。2014年,苏格兰银行在38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但2023年,减少至22个,国际化地图收缩近一半。同时,该银行境外营收规模也从2014年的39亿英镑减少至13亿英镑,仅占全行营业收入的5%,是2014年境外营收占比(20%)的四分之一。其2014年的年度报告明确提出,“对公业务(Corporate & Institutional Banking,CIB)的国际版图将显著收缩,从2014年底的38个国家减少至13个国家”,这一决策主要是为了扭转当时已呈现亏损状态的CIB业务,但也直接影响了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国际化水平:2024年,该行BII分值为9.90,位列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排名的第47位。

第二,区域化路径意味着银行将重点关注并巩固核心海外市场业务,具体表现为银行投资设点的国家或地区数目有所下降,但境外业务保持扩张。以汇丰集团为例,该集团自2007年起全球扩张的版图出现明显收缩,分支机构所在国家或地区数目由83个下降至62个;但与此同时,该集团的境外资产规模与占比仍然呈现出上升态势,分别从2017年的1.17万亿美元和50%增加至1.83万亿美元和60%。可见该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正在从“广撒网”向“抓重点”转变,这正是该集团最新年度报告所提及的“保持优势市场领先地位”战略的直接体现。2024年,该集团BII分值为54.86,位列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排名第四位。

第三,全球化路径意味着银行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且海外业务的扩张速度显著高于国内业务的增长速度,具体表现为银行投资设点的国家或地区数目不断增加,且境外业务呈现明显的增长状态。以阿联酋的马士礼格银行为例,2024年其国际化持续快速发展,BII分值为26.17,位列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排名第三位,相比2023年上升1名。马士礼格银行近五年在其“成为全球银行领军者”的目标引领下实现了国际化的高速发展:一是境外机构所在国家或地区数目明显增加,从2019年的12个国家或地区增加至16个国家或地区;二是境外资产迅速积累,规模从720亿迪拉姆增加至1110亿迪拉姆(约合300亿美元),占比上升至46.1%;三是境外营收规模翻番,2023年境外营收已达26.2亿迪拉姆(约合7亿美元),占比上升至24.3%。

第四,协同化路径意味着银行的境内外业务均迅速增长,具体表现为银行投资设点的国家或地区数目持续增加、境外业务不断扩张,与此同时境内业务也在迅速发展。以中资银行为例,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上均有良好表现,且受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影响与国家“双循环”政策指引,中资银行注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同频发展。具体而言,相比五年前,各家中资银行均拓展或维持了自身的全球版图,境外机构所在国家或地区数目有所增加或保持不变,境外资产规模显著增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五家中资银行国内业务发展也势头强劲。

境外资产榜:以发达国家银行为引领,部分发展中国家银行表现亮眼

从境外资产规模来看,银行的境外资产规模差距巨大,排名前二十的银行境外资产规模占据了全部118家银行境外资产规模的67%,且TOP20银行中,仅有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两家银行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余90%均为发达国家银行。从境外资产占比来看,虽然发达国家银行依然保持了显著优势,但集中度有所减缓,占比TOP20银行来自15个国家,远多于规模TOP20银行所在国家数量(9个)。此外,在境外资产占比的排名中,阿拉伯银行、马士礼格银行、马来亚银行、伊塔乌联合银行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表现亮眼,均进入TOP20。

境外营收榜:欧洲银行优势明显,美国金融机构境外经营效果整体更佳

无论是境外营收规模还是占比TOP20,来自欧洲国家的银行均超过半数,表现出了显著的国际化优势。具体而言,在境外营收规模TOP20中,11家银行来自欧洲,5家银行来自美洲,4家银行来自亚洲;在境外营收占比TOP20中,14家银行来自欧洲,2家银行来自美洲,4家银行来自亚洲。欧洲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区域一体化)水平整体较高,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各国国内市场规模较小,地缘相近的区位特征也推动了欧洲地区内国与国间频繁的金融交流。此外,在境外营收规模排名的前五名中,来自美国的银行五占其三,包括花旗集团(境外营收396.4亿美元)、摩根大通(境外营收348.7亿美元)、高盛集团(境外营收300.0亿美元),反映出美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中相对较强的经营能力。

关于BII

银行国际化指数(Bank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简称BII)旨在量化衡量各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力图把脉全球银行国际化发展之势。继2015年9月在北京首次发布《2015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以来,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和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携手各类机构已形成围绕BII的系列研究成果,连续九年发布并出版《2016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对标国际一流》《百舸争流——驰骋国际市场的中外资银行》《本土化还是国际化——2018全球银行国际化报告》《顺时而谋,十年一剑——全球银行业国际化报告》《风云渐起,图之未萌——2020年全球银行业国际化报告》《履霜坚冰,驯致其道——全球银行业国际化报告》《大道行远,取则行思——2022全球银行业国际化报告》《In Pursuit of Presence or Prominence?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Banks' Global Expansion and Their Benchmarks》等中文著作(报告)8本、英文著作1本,持续记录和追踪国内外银行国际化发展,捕捉各银行国际化趋势与变化。

此外,BII所衡量的“银行国际化”是指商业银行基于商业利润目标,积极在海外拓展分支机构、参与跨境并购,形成广泛国际网络,全面发展境外存款、贷款、国际结算等国际业务的过程。具体而言,指数采用的指标框架围绕境外资产积累、境外经营成果、全球机构布局三大视角展开。2024年,报告关注了48个国家100余家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情况,并对相关银行进行了BII测算。其中,共有56家银行来自22个发达国家,58家银行来自26个发展中国家。报告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关注并稳步拓展银行样本池。

关于我们

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浙大AIF

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Academy of Internet Finance,简称浙大AIF),原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5 年4 月,在浙江大学社科院的指导下,在校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浙大AIF汇聚浙江大学经济、法学、管理、数学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国际联合商学院等学院的研究力量,开展跨学科研究,2019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认定为“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大AIF在互联网与金融创新、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金融法律、互联网金融技术及互联网金融数学五个创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杭州研究中心、司南研究室、金融国际化研究室、观智国际金融科技研究室等多个专题研究室,并牵头建设浙江大学雄安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实验室。

自建院以来,浙大AIF先后与中国金融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合作,陆续出版银行国际化系列、金融科技教材系列、区块链技术及法律监管系列等20余本专著;并陆续推出银行国际化指数(BII)、金融科技发展指数(FDI)、白沙泉(中国)并购指数(BMI)、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创新指数等9个系列,共21项指数产品。浙大AIF与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浙大AIF(上城)产研中心,打造全国首个政产学研金融科技孵化基地,围绕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项目进行科研与孵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和相关创新企业的发展。浙大AIF实行全球化战略布局,先后在北京、上海、贵阳成立分院,并重点拓展与伦敦、硅谷、印尼等地合作。

作为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会长单位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互联网金融标准工作组的首批成员单位,浙大AIF积极助力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发展,致力于成为引领国际的中国新金融智库和培养金融科技人才的世界级基地。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浙大ZIBS

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秉持国际(International)、跨界(Interdisciplinary)、创新(Innovative)、开放(Inclusive)、融合(Integrative)的“5i”办学理念,以全球化、数智化、生态化为战略支柱,致力于打造来自中国的领先的科创型全球化商学院。

ZIBS目前设有工商管理硕士(iMBA)、金融硕士(iMF)、全球传播与商务硕士(MCM)、中国学硕士(MCS)、广播电视硕士(iMFA)、数据科学与工程硕士(iMDS)六个研究生学位项目,一个全球传播与管理学士(GCM)留学生本科学位项目,及高管培训、定制化课程等项目。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Finance Research,IFR)成立于1999年12月,是专注于研究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与资产配置、公司金融与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与小微金融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金融专业智库。2000年以来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2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国际重要期刊与国内一级以上期刊30多篇),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研究12项,各类课题研究经费800多万元,获省部级各类成果奖10多项。本所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行合一”可谓本所一大特色,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建有研究合作与联系。(顾月 耿新)

 

标签:

猜你喜欢

半年时间从小白化身带货专家,“东北三胞胎妈妈”因太能唠成快手红人
皮肤怎样“先修复后抗衰”?Sylfirm X黑曜双波:从基底膜带开始
山东中医药大学亮相2024北京传统医药展览会
入选《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思路迪诊断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巴州:大漠深处更精彩
第三届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论坛暨1879十周年庆典开幕
飞腾携手联想开天发布AI PC,内置十亿级大模型
明日,2024 世界生命科技大会将在横琴合作区开幕
氢邦科技新产品发布会暨五周年庆典圆满举办
以人为本,再创卓越 :SAP 荣获“2024年大中华区最佳职场”奖项
“思见品质,造就未来”家居五金品牌思造惊艳亮相广州设计周
海信电视:用科技自信托起百吋时代
京东厨具超级品类日收官 含钛厨具、金银茶具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1倍
华卓携手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中医药插上“数字羽翼”
《大国品牌》总出品人吴纲 获“2024当代杰出广告人”荣誉
宾堡集团旗下曼可顿品牌创新推出“面包脆脆丁”,引领健康零食新风尚
阿迪达斯新品亮相全力游戏赛场,DROPSET3赋能综合体能运动表现
有这八大构成要素,托管班“全员化招生”才能实现!
冬景如画、秋菓飘香...4款稻香村糕点承包你的春夏秋冬
餐厅焕新进行时,澳洲牛肉尽显风采
人工智能产业园崛起,匠心智造引领新篇
“数智化”成为2024年十大流行语 京东政企业务为采购市场注入“数智化基因”
翼支付陈义文副总经理:发挥资本纽带作用,构筑支付产业新生态
汽车漆面保护膜施工标准发布:规范市场秩序,守护车主权益
企业采购Apple更优惠,京东企业购携手Apple启动“超级品牌周”
“展会+电商”助振兴 物产出高原
美高梅与《财富》再度携手于澳门举办“设计头脑风暴大会”
福州大学MBA研学科莱特SAP,企业考察之旅圆满落幕
宠粉送真车,Babycare与会员的又一次双向奔赴
男子奶茶上瘾,导致双眼半年内险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