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在近期流感中的作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前的气候、人群及流感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发布了《广西近期流感中医药(壮瑶医药)防治方案》,供广西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参考使用。
治疗流感方案中对于辨证属于风寒束表型流感推荐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临床主要表现:恶寒、发热或无发热、项背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另外,为了方便患者用药同时方案中将启达力®荆防颗粒、启达宁®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纳入推荐,用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荆防颗粒(合剂)源于明代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中的经典名方荆防败毒散,有“四时感冒之神剂”“瘟疫通治剂”之称,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袭表(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质淡,苔白,脉浮数)的治疗。
成人用法用量:
荆防合剂: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用时摇匀。
荆防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儿童依据年龄不同,建议:
3岁以内一次1/4袋,一天3次;
3-5岁一次1/3袋,一天3次;
5-10岁一次半袋,一天3次;
10岁以上一次1袋,一天3次。
板蓝根最早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板蓝根颗粒成份为板蓝根,主要起到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可以用于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板蓝根多糖是板蓝根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较为突出,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直接杀灭病毒和抑制病毒吸附、复制及蛋白表达,还可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细胞因子释放、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以及参与红细胞免疫等方式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5-10g(含蔗糖),一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