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于胃黏膜的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级致癌物。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的数据,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接近50%,是我国胃部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为了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危害的认识,并主动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引发的多种消化道慢性疾病,我国将每年的5月15日定为全国“无幽日”。
2022年,全球性医疗科技企业奥林巴斯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大众肠胃健康及内镜检查意识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感染幽门螺杆菌不需要复诊及根除,这反映出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道健康威胁的认知明显不足,人们对这一健康隐患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良好生活习惯 阻断细菌传播
幽门螺杆菌难以根除,主要是由于其对胃部酸性环境的适应性强,且易通过“口-口”途径传播。我国的餐饮方式习惯桌餐,使用公勺、公筷的卫生意识相对薄弱,这就为幽门螺杆菌在家庭内部传播提供了便利。如果家庭中有一人感染,那么其他人也很可能受到波及。
正因如此,近年来“以家庭为单位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与关注。在日常生活中,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固定个人餐具是切断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治疗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也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通过整体筛查和治疗,阻断其在家庭内部的传播链。
践行三早理念 攻克“隐形”杀手
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期往往不易察觉,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然而,若不及时干预,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长期受损,诱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进而增加胃癌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指出,胃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
多年来,奥林巴斯一直致力于向大众普及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知识,推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理念。其中,“早发现”意味着主动进行检查,及早识别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部异常;“早诊断”指通过科学筛查识别早期病变,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早治疗”则指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早期病变,应根据医嘱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已逐渐纳入公民的常规体检项目。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可在约半小时内获得检测结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呼气试验仅能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法判断其是否已引发胃部病变。若需对胃部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内镜检查。通过内镜,医生能够直观地观察胃黏膜是否出现炎症、溃疡等病变,并可在内镜下切除息肉,从而避免病变发展为重大疾病。
消除传统观念 主动内镜检查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患者有胃癌家族史或年龄超过40岁,应主动就医并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然而,在与公众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奥林巴斯发现部分民众对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心存顾虑,进而对内镜检查产生抵触和恐惧情绪。
事实上,内镜检查的舒适度与内镜设备设计及医生的操作技术相关。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内镜设备变得更加纤细和柔软,大幅降低了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此外,医生的操作技能普遍提高,也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得到进一步缓解。同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无痛内镜检查,在镇静或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检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提升检查的整体舒适度。
不可忽视的胃肠镜检查
全国“无幽日”不仅是全民健康的宣传号召,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奥林巴斯也将继续秉承着“实现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心和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和“True to Life”(致敬生命,尽享生活)的品牌理念,持续响应国家、行业号召,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企业力量,从根本上助力中国民众实现健康、安心与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