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6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价值健康共建体协同发展核心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国二招宾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在2025年9月首都国际医学大会正式启动“价值健康共建体”基础上,为推动该倡议从理念共识走向实质运作而召开的首次核心专家会议。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医院管理者、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及产业界代表,围绕“价值健康共建体”的核心理念、任务领域、实施路径与组织机制展开深入研讨,标志着共建体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高规格会议凝聚行业共识,共建体建设深化推进
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刘福东主持,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家政致开幕辞。田家政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重要部署,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价值健康共建体”倡议自2025年9月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发布以来,已进入深化推进阶段,本次座谈会旨在进一步凝聚智慧、明确方向,为2026年大会奠定坚实基础。
北大医疗集团、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应邀作题为《共建共享 健康共进 价值共生——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落地》的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价值健康共建体”的全球背景、核心内涵与实施路径,指出该倡议旨在通过资源整合、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服务新生态。
朱友刚:构建价值健康新范式,推动三大领域协同突破
朱友刚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正面临老龄化加剧、慢病负担加重、医疗成本持续上涨等严峻挑战。他以详实数据说明,中国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疾病防控与医保支付压力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推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结果为中心”的体系转型尤为迫切。
他提出,“价值健康共建体”以四大核心内涵与三大关键领域为基本框架。四大内涵包括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责任共担为要义、以利益共享为核心、以科研创新与人工智能为驱动力量;三大关键领域则聚焦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科研转化平台构建和医疗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培育。
朱友刚进一步阐释,共建体将围绕三大核心领域,系统设计多项重点任务,推动形成五类重要成果,包括专业指南与标准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产品研发、模式推广复制和成果验证评价,并通过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实施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多方专家建言献策,共绘健康中国新蓝图
在专题讨论环节,多位核心专家围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科研转化与医工融合创新”“医疗人工智能大模型治理推广”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指出,应从医学模式重构的角度推动“价值健康”理念落地,强调从“原因导向”向“结果导向”转变,构建以健康为核心的医学价值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秦净提出,共建体应明确组织层级与落地机制,建议以试点省份或医院为突破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呼吁,共建体应聚焦“小切口、大作为”,以具体疾病为抓手,推动医教研产保协同突破。
河北省医院协会会长、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乔治斌分享了医院在人工智能与商保融合方面的实践,提出通过大数据模型预测居民健康支付趋势,为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
组织保障与运行机制明确,共建体迈入实质运作
朱友刚在报告中进一步介绍了共建体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中国医院协会将牵头成立“价值健康共建体委员会”,下设核心领域建设组,由协会、医疗机构、高校、企业等多方代表共同参与。运行机制将围绕会议组织、统筹协作、决策规则与经费保障四大板块,采取“市场化运作+公益化补充”的模式,确保项目可持续推进。
会议期间,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主持了“价值健康共建体核心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标志着共建体专家库正式建立,为进一步推动项目实施提供了智力支持与组织保障。
以协同创新引领健康未来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是“价值健康共建体”从理念共识走向实践推进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范式。北大医疗集团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将与各方携手,以“共建共享、健康共进、价值共生”为宗旨,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科研转化与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未来,共建体将逐步输出行业指南、创新产品、人才队伍与可复制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方案”,让“价值健康”理念真正惠及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