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容德中医发起,邀请多位知名中医专家,重返自己的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与百余名学弟学妹开展 《从学医到行医》——来自学长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建议分享会主题交流活动,把自己当年如何做好职业规划,以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为中医学子们搭建起从校园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衔接桥梁。
只能容纳80人的会场,最终涌入120名中医学子,由于座位有限,很多人站着听完了两个多小时的分享。大家会后纷纷表示,老师们分享的内容非常务实,自己受益匪浅。

活动现场,孙喜冬老师以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跟诊?来自跟诊老师的实用建议》为分享主题,结合自身跟师学习到独立坐诊的经历,生动讲解了跟师的实用方法论,让每一次跟师学习都能做到“听得懂,抓的准,学得会”。薛珂老师的演讲主题为《刚毕业出门诊,如何选方用方提高疗效》,他分享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技巧。薛珂老师特别强调,中医学习需注重 “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在大量实践中积累出病症与经方之间“下意识”的直观链接。针对学子们关心的 “医书如何选”、“如何良好的与患者沟通”、“体制内与体制外不同赛道体验” 等问题,邱盟明老师、肖健楠老师与孙乐老师通过真实案例逐一解答,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


现场交流环节中,学子们踊跃提问,从经典条文的临床运用到毕业后走向临床的迷茫与困惑,学子们抛出了自己面临问题,而五位学长们均耐心回应,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给予了学弟学妹们诸多实用建议。一位北中医大三学生表示:“老师们的分享让我明确了学习方向,也消除了对临床实践的迷茫,对顺利过度到临床增强了信心。”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是校友对母校的反哺,更是中医传承的生动实践。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容德中医联合创始人顾瑾和表示,中医想要发展,传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传承不仅仅包含医术的传承,更包含从业经验的传承,让中医学子从学医顺畅衔接临床,不仅能缩短青年中医的培养周期,更能帮助中医行业留住优秀人才。

顾瑾和表示,在未来,容德中医会持续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交流,为学子们搭建更多学习平台,助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中医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