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美众议院发布强化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报告,提出统一盟友出口管制、扩大实体名单等九项政策建议;几乎同时,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涨价周期,部分规格的DRAM涨幅有望突破五成。
在这场产业变局与地缘博弈交织的背景下,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兆易创新及其兄弟公司——DRAM制造领军者长鑫科技,在掌舵人朱一明的操盘下正加速业务与资本的协同升级。朱一明同时推动两家重量级芯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不仅彰显其卓越的企业经营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更似一场借助资本撬动全球存储芯片竞争格局的高阶战略布局。
从细分到平台:朱一明的存储战略突围与挑战
兆易创新的财务数据展现出其战略定力与业务韧性,目前正推进H股上市,此举更多出于长远考量——而非单纯融资,其还可通过产品协同与资本纽带,从与长鑫科技的协同合作中实现共同跃升。朱一明也多次强调,“存储芯片是数据的基石,AI时代的数据海啸,对我们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清晰传递出对行业趋势与公司未来的信心。
而朱一明的战略前瞻性,核心在于构建以长鑫科技为关键支柱的存储产业体系。这一战略能落地,源于三个关键决策:其一,战略务实,不与国际巨头正面抗衡,优先在市场中积累技术与资源;其二,产业链卡位,通过“兆易创新(设计)+长鑫科技(制造)”的协同模式,构建国内稀缺的存储产业联合体,具备与IDM巨头初步竞争的基础;其三,资本前瞻,善用资本为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加速。
但挑战仍客观存在:国际存储巨头在前沿领域仍握有技术领先优势,地缘政治带来的技术封锁与设备禁运风险持续,国内企业在先进制程上的追赶还需时间沉淀。在此背景下,长鑫科技与兆易创新的IPO并非战略终点,而是二者参与全球存储市场竞争的新起点。
双资本动力就位,存储市场格局将迎重构
朱一明布局中承担核心技术攻坚的制造支柱——长鑫科技,在资本市场也迎来关键进展。2025年10月,长鑫科技IPO辅导状态正式更新为“辅导验收”,这意味着这家国产DRAM头部企业距离A股上市显著提速。
从资本认可度来看,长鑫科技早已获得市场高度青睐:除国家大基金的战略注资外,阿里巴巴、腾讯投资、云锋基金、阳光保险、建信股权等十余家国内顶级投资机构均已入局。其在DRAM领域的技术积累、市场份额与量产能力,让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半导体企业。
回溯二十年产业轨迹,朱一明早年间便预判到芯片产业东移的趋势,如今终于搭建起覆盖“产品-制造”的完整存储生态。在这一生态中,兆易创新聚焦前端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以灵活姿态对接客户需求;长鑫科技则扎根后端制造,专注核心技术突破,为整个生态提供稳定的产能与技术支撑。
半导体国产化的推进,离不开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家的深耕细作,朱一明与他的两家企业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随着兆易创新H股发行与长鑫科技IPO的持续推进,这一存储生态将获得更强劲的资本动力。从短期业绩来看,DDR4价格上涨的红利将直接反映在企业财报中;若着眼长期,在AI驱动的存力需求爆发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趋势下,这一存储生态的发展空间,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