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创新力量正获世界瞩目。上海容邦企业集团CEO兼上膳源创始人李相军(Xiangjun Li)日前受邀出席第十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International Sea Buckthorn Association, ISA),在这场汇聚来自10余个国家、400多位行业专家的高端会议上,李相军压轴发表题为《沙棘水飞蓟固体饮料保肝降脂作用机制研究》专题演讲,向全球专家展示中国在植物基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彰显中国企业在国际健康产业版图中日益重要的话语权。
令人振奋的是,就在大会召开前夕,上膳源创始人李相军联合兰州大学药学院开展的关于「上膳源沙棘水飞蓟固体饮料」的研究成果已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2025年8月,相关论文正式发表于植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Phytomedicine》,为传统植物资源沙棘和水飞蓟的现代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与思路。
据资料显示,血脂异常已成为我国成人常见的慢性健康问题之一,是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传统降脂药物虽有效,但长期服用可能带来肝肾功能损伤等风险。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植物基健康产品已成为科研与产业界的重要方向。
此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通过UPLC-QTOF-MS/MS技术鉴定出「上膳源沙棘水飞蓟固体饮料」中的89种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等多种植物活性物质;并采用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等多组学技术对「上膳源沙棘水飞蓟固体饮料」进行系统性分析:
代谢组学发现,产品能回调花生四烯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等多条PPAR通路的紊乱,使异常升高的甘胆酸和降低的花生四烯酰肉碱等53种代谢物趋于正常水平。
脂质组学进一步揭示,产品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引起的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甘油三酯(TG)、胆固醇酯(CE) 等关键脂质的异常升高,从脂质分子层面解释了降脂效果。
转录组学及验证实验则从基因和蛋白层面找到了“开关”。研究发现,产品通过下调脂肪从头合成关键基因(Scd)、胆固醇合成关键基因(Hmgcs1, Dhcr24)和脂蛋白脂酶抑制因子(Angptl4, Angptl8)的表达,来抑制脂质“生成”;同时通过上调脂肪酸β-氧化关键基因(Cpt1α, Acsl, Pgc-1α)和转录因子(PPARα)的表达,来促进脂质“燃烧”。
实验佐证「上膳源沙棘水飞蓟固体饮料」并非通过单一成分或单一靶点起作用,而是以多成分体系,通过抑制脂质吸收与合成、促进脂质氧化分解、减轻氧化应激与肝损伤这三重核心机制,系统性地调节脂质代谢平衡,实现降脂护肝的双重功效。
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上膳源联合兰州大学药学院等科研团队经历3年研究,将沙棘水飞蓟固体饮料全新迭代升级为沙棘水飞蓟压片糖果,这不是简单剂型改变,而是 “吸收效率 + 用户体验” 的双重升级。
沙棘叶经过水提工艺,营养成分得到富集,将4份沙棘叶提炼为1份沙棘叶浓缩粉,总黄酮内控含量提高2倍,总茶多酚含量提高3.75倍,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等核心成分含量亦显著提高。辅以最新压片技术,片剂在胃部分解时间更久,精华营养吸收更充分。
沙棘水飞蓟是从“源头”到“终端”的立体防护,沙棘叶黄酮和水飞蓟素能双效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关键酶,可以有效抑制肝脏肿大,降低肝脏的受损程度,降低甘油三酯、调节减少脂质在肝细胞中的沉积。两者均富含抗氧化成分,联合使用可增强清除自由基的效果,保护全身细胞(特别水肝脏细胞)。沙棘"清源",水飞蓟"固防",沙棘+水飞蓟1+1>2,精准降脂护肝,保护身体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基于科学研究的健康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加大,正在改变全球健康产业的竞争格局。
论文共同作者上膳源创始人李相军 (Xiangjun Li) 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动力”,未来,上膳源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多组学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探索沙棘应用潜力,开发创新更多产品,推动沙棘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国际化方向发展。
以上数据皆引用原文
标题: Mult-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lipid-lowering effects of sea buckthorn and milk thistle solid beverage in hyperlipidemic rats
期刊: Phytomedicine, Volume 144, 2025, 156920
DOI: 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5.156920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药学院,上海容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仅作为企业科研成果对外展示,不做产品功效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