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丸板亮相成焦点
在同仁堂展位上,孔令君和徒弟陈星羽精心准备了蜜丸制作必需工具,向观众全面展示了安宫牛黄丸手工制作流程。
蜜丸制作工具之一——搓丸板刚现身现场,便引得观众啧啧称奇。丸药制作需要先将药剂子在打条板搓成外观滋润、粗细一致并且没有裂纹的长条,再将药条推到下搓丸板上,通过前后滚动上搓丸板把药条切成丸药,再加速用力推板,把丸药抛光成“光亮圆齐”的药丸。
观众体验直呼“不容易”
在现场,观众络绎不绝,纷纷想要上手体验。
一位阿姨看到搓药条的环节十分亲切:“感觉跟在家做面食很像。”她自信满满地戴上手套搓丸,没想到不是中间粗了、就是两头长度对不上......她笑着“解嘲”说:“原来比做面食难得太多了。”见此情景,孔令君细心指导动作要领:“打条这一步是药丸是否合格的关键环节,药条太细,在轨道里滚动不起来,就无法成丸。药条太粗,药丸就不符合质量标准。”最终,在孔令君帮助下,这位阿姨终于做出了“基本合格”的蜜丸。
众多观众当中,小朋友们好奇心满满,是最想体验搓丸的:“我虽吃过中药,但还从没见过制作流程呢!”家长自发地组织孩子们有秩序地排队体验。“主要是信任同仁堂老字号,也支持孩子通过手工体验学习中医药文化。”一位家长说。
品种展示传递“健康味”
在此次展会上,同仁堂科技公司还重点陈列了以六味地黄丸、生脉饮、京制牛黄解毒片等大品种系列药品,以及秋梨润肺膏、川贝枇杷糖浆等秋季好药,供展会观众参观了解,为广大观众提供立体全面的秋季健康养生信息资讯。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科技公司注重技艺在生产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位非遗技艺传承人,孔令君依托“中药塑丸”首席技师工作室指导了5名徒弟,将理论课程和现场手工搓丸的实际要领讲解相结合,对打条、搓丸的手法及力度进行深度指导,传承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据孔令君介绍,每位徒弟从开始学习到能够熟练成产符合GMP要求的丸药,至少需要三年培养时间。
通过非遗技艺体验活动与大品种药物陈列讲解,同仁堂科技公司将精湛纯熟的制药技艺和守正创新的传承精神浓缩在小小蜜丸中,充分展现了北京同仁堂的“非遗魅力”与大品种风采,也使广大观众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更多更好地了解了传统中医药文化。